本人经过实地考察宁波舟山(简称大宁波)和大小洋山,个人的观点是不计成本的兴建洋山港是国家的重大决策错误,是上海的狗急跳墙,是在重复当年宝钢和金山石化选址的荒谬,是又一个拍脑袋决策工程,孤注一掷必定血本无归,白白把巨额的纳税人血汗钱投入东海打水漂,洋山港将会沦为第二个香港的大屿山货柜码头,第二个珠海机场,和第二个三门峡工程.它的后果是劣港驱逐良港<暂时的>
在两港的竞争中,大宁波港胜券在握。疏浚后的大宁波港的进港航道虾峙门外浅段航道候潮水深25.7米,能对付30万吨巨轮,将来的集装箱船再大都能畅行无阻,而15米水深的洋山港还没有建好,实际已经落伍要遭淘汰,因为现在就已经有吃水超过20米的集装箱船。上海试图靠洋山港来成就所谓的国际航运中心简直是痴人说梦,无异于想把一个瘸腿的人培养成马拉松的冠军.上海港现在的大部分货源大约90%左右是长江三角洲的货,它们基本上是靠集装箱卡车直接从工厂运送到港口的,2008年宁波跨海大桥通车后,这些货大部分将会选择大宁波港出海,因为在差不多到港距离的情况下,大宁波港有绝对的成本优势--包括港口建设维护的成本优势和船舶超大型化的规模优势,据测算,大宁波港要达到洋山港远期吞吐目标的规模,它的码头扩充建设成本不到洋山港的1/5.不用说将来的疏浚维护成本了.
至于长江中上游通过内河集装箱船顺长江而下的货源完全可以把杭州湾视作长江的延伸段直达大宁波港.只不过比到洋山港多航行76公里,76公里对于从重庆到洋山港大约2600公里的漫漫航程来说不足挂齿,上海所谓的长江优势根本站不住脚,即使有优势也只不过相差这76公里,没有必要为少走76公里而花天文数字的一千亿兴建洋山港.将来大宁波港完全可以运用它的价格竞争优势优势把这些货揽过来.
上海的东海大桥洋山港如果是政府立项,法人投资,如外资,民营资本来投资.人们也就没有理由说三道四了,谁投资谁承担风险.谁受益. 但整个洋山港工程是政府投资,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是可以再造一个三峡工程的天文数字,头头脑脑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政绩,不惜用一千亿纳税人的钱<以后可能还要追加,如兴建东海铁路大桥,现在的东海大桥通过量不足>孤注一掷,去做一个渺茫的试验,惟一的解释只能是:用劳命伤财获取政绩.
宁波跨海大桥将来的车流量将会超过东海大桥,投资宁波跨海大桥带来的回报是可以预期的,如果叫那些投资宁波跨海大桥的浙商去投资东海大桥,我相信他们是死也不会去的.上海的东海大桥是政府投资的,是不计回报的.和它们的磁悬浮性质是一样的.上海的这种不按市场规则出牌,对成本的漠视,最终会受到市场的惩罚.最终倒霉的是掏腰包的纳税人,其中的低效,浪费无法计算.尽管上海政府总是打着所谓社会效益,国家战略这样的旗号.
所以对于排行榜这样的结果我一点都不觉得吃惊!
我虽然是浙江人但以前对宁波舟山港知之甚少,原来上海港还有这么一个足以令它毛骨悚然的强劲对手,而且屏蔽条件天造地设,港池巨大而深,我觉得洋山港命悬于一桥,水深有限,而宁波舟山港通往杭州湾以北将来有好几个通道.北仑,镇海一带有足够的陆域后方,可供石油.钢铁.汽车,造船等等各类企业入驻,它们可以和集装箱码头公司共同开发和维护这个综合性的海港,分摊开发维护的成本。个人也觉得宁波舟山港是中国最有前途的
发布人:浙江人
很同意楼上两位的观点!!!!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那可是远东第一大港口,第一大都市,第一大金融中心.因为当时黄埔江上的码头就能担当大部分中国对外贸易的吞吐,但世界海运发展到今天,它的运输效率和当时比增长何止倍蓰,船只越造越大,吃水越来越深,上海港的远洋码头从黄埔江跳到外高桥,又要从外高桥跳到大小洋山,这所谓的"三级跳"跳了70海里的航程,但最终还是跳不出浅水区,跳不出要遭淘汰的命运.而就在洋山南边只有40海里的海域有一个自然条件无与伦比的宁波舟山港
发布人:哇塞!
非常同意!洋山港在2008年前还可以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昙花一现.国家把上海定位为金融中心是战略性的错误,长远来看航运中心,金融中心都应该是在大宁波。国家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往往不“战略”。比如当年宝钢的选址.把中国这家举足轻重的大钢厂建设在没有深水港的长江边,无端的削弱了宝钢的综合竞争力.上海整天叫嚷着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也是痴人说梦,将来连航运中心都保不住,哪来的金融中心。有了物流才有资金流,而不是相反.就象1843年开埠后的上海外滩,是先有了黄浦江边的远洋码头后,银行家们才纷至沓来,在码头边建起宏伟的银行大楼.为国际贸易等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发布人:绝了~~